1、扭矩控制法:
通過控制螺栓的最終扭矩獲得螺栓所需的軸向預緊力;這種方法主要應用于螺栓材料的彈性區(qū)域,
當螺栓的擰緊扭矩達到目標扭矩時,通過停止擰緊工具轉動來控制扭矩。
采用扭矩控制法對螺栓進行擰緊的過程中,螺栓的軸向預緊力與扭矩成正比。
圖中:
F0為螺栓貼合點的預緊力,
F1為螺栓中間擰緊點的預緊力,
F2為螺栓擰緊結束點的預緊力,
Ta為螺栓貼合點的扭矩,
Tb為螺栓中間擰緊點的扭矩,
Tc為螺栓擰緊結束點的扭矩。
扭矩控制法在螺栓擰緊過程中由于受到摩擦因數(shù)的影響,約90%的擰緊扭矩會被支承面及螺紋的摩擦阻力所消耗,剩余約10%的扭矩才真正轉換為軸向預緊力。
2、扭矩-轉角控制法
對螺栓擰緊的過程中,先將螺栓擰緊到設定的扭矩值,使螺栓與螺栓連接件的貼合面貼合。然后繼續(xù)旋轉螺栓
至預先設置的角度。
扭矩轉角控制法分為彈性區(qū)和塑性區(qū)兩類。在彈性區(qū)采用扭矩轉角控制法時,確定起始點扭矩后,通過改變螺 栓旋 轉角度來控制螺栓的軸向預緊力。
扭矩轉角法中,螺栓旋轉角度不僅與螺栓及螺栓連接件的尺寸、材質有關,而且與螺栓彈性變形及擰緊精度有關。